「你這個地方怎麼沒有注意到呢?」
「乳牛爸,我的excel取錯計算範圍,重來!」
「乾...今天已經調課了。」
以上,均是我擁有的經驗。
我之前一直認為粗心只是...
我太過不拘小節(講得很好聽),
不想被綁手綁腳。
後來才發現,
這只是我催眠自己的藉口。
常常因為粗心,
少打好幾個字、格式錯誤還有...忘東忘西。
漸漸地,那些安慰自己的藉口,
逐漸瓦解,不堪的部分裸露,
就像風化的泥土,隨時被吹走,
我感受到內疚與自責。
我觀察細心的人之一舉一動,
(啊…好像變態)
發現...細心不是一種個性,
而是一種習慣和能力。
有三點,跟大家分享。
1.重複確認
無論再怎麼細微的關鍵資料,
都要重複確認,需要高專注度。
例如:日期、範圍和用字。
今天是2018年11月29日。
我現在更改的資料是在新版R3,
是嗎?那我再看一次。
2.專業知識
資料量大時,透過專業知識,
找出關鍵資料,同時知道
彼此的關聯性。
例如:這個數字是什麼意思,
為什麼會這樣?
3.溝通
很多時候問題不是操作的問題,
而是雙方溝通不完整。
例如:「欸,之前的那個拿給我。」
「好。」跑回來已是30分後。
「我不是要這個啦,
明明就在你旁邊。
「…」早說嘛。
與大家共勉之。
如果大家有其他想法,
歡迎討論。
文章標籤
全站熱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