噪音,90dB以上為噪音作業場所,需要工程控制與人員工時分配。
同時,長期暴露在噪音下,將會導致聽力損失。(判定:4000dB)
以下為兩種關於噪音的計算題:
時量平均音量為何,是否需要採取相關措施?
以及放置兩台機器之時量平均音量。
先來認識名詞、定義與公式
1.時量平均音量(Time Wighted Average Sound Level,TWA)
為一天八小時內音量之平均值。
2.劑量(Dose,簡稱D):暴露時間/法令規定時間,
以下以t表示暴露時間;T表示法令規定時間。
3.不同分貝情況的TWA計算公式:
TWA=[16.61*log(D*100/(12.5*t)]+90
(劑量與TWA關係式推導,
詳[學科筆記]時量平均音量 劑量 關係式推導)
4.噪音和:兩台機器以上的噪音和(Lp)
Lp=10 log(10^(L1/10)+10^(L2/10))
一、TwA
例如:一名勞工環境之噪音值與時段,如下表所示,
試問時量平均音量為何,是否需要採取相關措施?
序號 時段 暴露時間(小時) 音量值(分貝) 法定暴露時間(小時)
1 08:00-10:00 2 90 8
2 10:00-12:00 2 95 4
3 13:00-17:00 4 85 16
注意:五分貝法則,音量每增加5dB,法定暴露時間減半。
步驟一、認清題目與使用公式
由上可知,每個時段的音量值不同,若求音量值,
需使用TWA=[16.61*log(D*100/(12.5*t)]+90
D是總劑量,為每個時段的劑量相加,
t:該時段暴露時間;T:法定暴露時間
步驟二、找出所需數據與未知數
TWA=[16.61*log(D*100/(12.5*t)]+90,
t為暴露總時數=2+2+4=8
只有D未知。
步驟三、代入數據
根據劑量定義,劑量=暴露時間/法令規定時間
(D1代表序號1的劑量,以下類推)
D=D1+D2+D3=(t1/T1)+(t2/T2)+(t3/T3)
=(2小時/8小時)+(2小時/4小時)+(4小時/16小時)
=0.25+0.5+0.25=1.0
TWA=[16.61*log(D*100/(12.5*t)]+90
=[16.61*log(1.0*100/(12.5*8))]+90
=[16.61*log(100/100)]+90
=(16.61*log1)+90=16.61*0+90=90分貝=法定TWA
備註:log1=0
步驟四、評估是否需要採取措施
TWA=90分貝,須採取以下兩種措施。
音量為85分貝以上,需要對該名員工健康管制,
追蹤聽力影響情形。
音量達到90分貝以上,需要標示噪音作業工作場所,
使勞工配戴聽力防護具(例如:耳塞或耳罩),
同時需要採取工程控制降低音量,例如:隔音牆。
二、兩台儀器的噪音和
一台90分貝的機器,放兩台的音量值多少?
直覺:90*2分貝=180分貝→音量不得直接相加
實際:Lp=10 log(10^(L1/10)+10^(L2/10))
本題中,兩台機器的音量相等,L1=L2=90分貝
若了解對數的概念,以下算式請看紅字:
Lp=10 log(10^(L1/10)+10^(L2/10))
=10 log[10^(90/10)+10^(90/10)]
=10 log(10^9+10^9)
=10 log[2*(10^9)]=10 [log2+log(10^9)]
=10(0.301+9 log10)=10(0.301+9*1)
=10*9.301=93.01分貝,約為93分貝。
R1 2019/07/07
R2 2019/11/03 字體顏色更改
R3 2019/11/16 補上關係式連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