個人防護具,是阻擋危害的最後一道防線,
保護人體不受傷害。生活中的穿搭,
也有異曲同工之妙。如下圖所示:看大圖點此
左邊除了內褲外,什麼都沒穿。
中間是抗寒套組,下段詳細說明。
右邊是個人防護具示意圖。(僅示意)
為了保暖(抗寒)或遮陽,
頭部:戴毛帽,
雙眼:戴眼鏡抗陽光(抗閃光?)
呼吸帶(鼻口):口罩
耳朵:耳罩
身體:長袖衣褲
腳:襪子+鞋子。
而個人防護具跟生活穿搭相較,
多了防墜防護具。
就像高空彈跳,如果沒有安全措施,
還能往下跳,只能說是自殺。
(有機會想體驗高空彈跳,
同時呼籲高空彈跳前,
記得檢查安全措施)
/
除手繪圖外,以下是用小畫家
畫的人體部位簡圖,
及個人防護具對應圖。
(僅示意,未按比例尺及實際樣式繪製)
*(Personal Protective Eqippmemt,
簡稱PPE),
從兩圖的對應中,得知穿戴防護具的目的是:
要保護對應的部位不受傷害。
防護具,點我看大圖。
由上而下,依序為:
1.頭部防護具
防止物體飛落,砸傷頭部,或頭部撞傷。
例如:安全帽。
2.眼部防護具
(1)防止顆粒或液體噴濺,
例如:防護眼鏡、防護面罩
(2)防止光線刺激眼睛,電銲面罩。
3.耳部防護具
降低噪音對耳朵的影響,
例如:耳塞和耳罩。
4.鼻部和口部
(1)防止有害物與刺激物被吸入及食入
例如:防毒面罩、防塵口罩
(2)提供新鮮空氣及防止缺氧空氣被人體吸入
例如:(SCBA、空氣呼吸器)
*留意:戴口罩,一定要記得遮住口鼻,才能確保防護效果。
看到有些人,為了透氣而露出鼻子,
若飛沫有病毒,還是會透過鼻子"呼吸",進入我們身體。
(想像大掃除時,吸入灰塵)
請記得:戴口罩,必須遮嘴巴和鼻子,才有用哦!
5.身體防護具
(1)防止皮膚與有害物、刺激物、電等接觸,
例如:防護衣(A~D級)
(2)墜落防護具,吸收位能,防止人墜落。
例如:背負式安全帶。(A~E種)
6.手部防護具
防止手部受有害物、刺激物噴濺、
高溫燙傷、電等接觸,
例如:皮手套、絕緣手套、橡膠手套等
7.腳部防護具
防止有害物、刺激物及電接觸
撞傷、飛落物體砸傷腳趾,防止滑倒。
例如:安全鞋、防滑安全鞋、絕緣安全鞋。
R1 2019/09/13
R2 2019/11/17 補上手繪圖,與相關說明
R3 2020/05/30 增加戴口罩注意事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