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.1了解組織與處境

組織應決定目的及策略有關的內外部議題,並監測和審查其相關資訊,達成預期結果。

內部議題:組織價值、文化知識

外部議題:法律、科技或社會等。

議題考量:正負面因素與狀況

 

4.2了解利益團體的需求與期望

組織需決定以下兩件事,並監控與審查相關資訊

(1)跟品質管理系統有關的利益團體。

(2)上述利益團體對品質系統之要求。

   利益團體     要求

    顧客   品質、費用、時間

   業主/股東    永續獲利、透明化  

    員工   工作環境、保障等

    供應商  互惠與連續性

    社會   安全、法令與規範

 

4.3決定品質管理系統的範圍

決定界限與適用性,適用者,應實施ISO9001要求,並文件化。
不適用者,應提出理由,方可不用實施。
例如:純製造端,不適用設計及開發規定。

應參考以下三項來決定範圍:

(1)條文4.1 內外部議題

(2)條文4.2 相關利益團體之要求

(3)組織之產品與服務

 

4.4品質管理系統和其流程(烏龜圖)

4.4.1建立、實施、維持並持續改善流程與相互作用,

應包含下述項目:

1.Plan:

 (1)決定流程要求之輸入與預期之輸出

 (2)決定流程順序與相互關係

 (3)決定與應用允收準則及方法(含監控、量測與績效指標)

   →確保流程有效運作與管制

 (4)決定資源與確保資源可用

 (5)指派權責人員

2.Do

   處理風險和機會(6.1)

3.Check

  評估流程與實施之變更,確保達到預期效果。

4.Act

  改善流程及管理系統

 

簡略為以下四步驟:

輸入、輸出→處理與過程相關的風險→確認風險優先順序→管制措施

 

4.4.2對於需要之範圍,應維持與留存文件化資訊。(不侷限紙本)

維持文件→支持流程運作

留存文件→確認流程執行

 

5.1.1

最高管理者(例如:廠區負責人、老闆),藉由以下項目,展現領導與承諾。
(1)為品質系統有效性負責

(2)品質政策與目標,能兼融策略方向和處境

(3)要求已整合到組織之營運流程,例如:將製程與採購等整合,以利達成品質第一之目標。

(4)促進流程導向與風險為主之思維

(5)確保所需資源適切(至少達到整體60分)

(6)有效溝通與符合要求之重要性

(7)確保達成預期效果

(8)結合、指導和支援有貢獻者

(9)促進改善

(10)支持其他相關管理角色,展現他們的領導力。

營運:使組織能生存之活動(無論公立、私營、營利或非營利均屬於之)

 

5.1.2客戶導向

確認滿足顧客要求和適用法規

鑑別與處理以下之風險和機會(產品與服務之符合性、提升顧客滿意能力)

專注於維持提高顧客滿意

 

個人理解:

專注提高顧客滿意度→鑑別風險、處理機會(化風險為機會)→滿足顧客要求與適用法規
 

由最高管理者建立品質政策

5.2.1建立品質政策之優點

(1)適用組織目的與處境,並支援策略方針

(2)滿足要求和持續改善之承諾

5.2.2建立品質政策之要求

(1)文件化 (2)溝通、了解並應用(3)適用相關利益團體

 

5.3組織的角色、職責和權限

最高管理者應委派責任和權力,達成以下目標:

(1)確認品質管理系統符合ISO9001

(2)確認流程實現預期產出

(3)向最高管理者報告績效與改善機會(10.1)

(4)確認促進顧客導向

(5)品質管理系統實施變更時,確認系統完整性。

  例如:增加工廠課,考慮排程、設計需求與顧客要求等。

arrow
arrow

    莫衛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